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常富尧:留住通州运河号子的人

人物频道来源:北京日报 2019年06月13日 11:25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在通州大运河边,满头白发的常富尧(左)与运河号子传承人赵庆福的长子赵义强,回忆挖掘通州运河号子的故事,说到动情处两人忍不住唱起了“摇橹号”。

  ▲八十年代,常富尧带着他的录音机来到西集镇,记录运河两岸民间艺术的锣鼓点儿和唱腔。

  ▲2006年,通州运河船工号子入选首批北京市级“非遗”传承目录,时年75岁的赵庆福成为唯一的法定传承人。当年,常富尧(左)在通州文化馆为他录音,也被称为“留住运河号子的人”。

  ▲2006年,常富尧(右)与赵庆福排练运河号子,留下了一个珍贵的瞬间。

  ▲九十年代常富尧使用的录音机又大又沉,就是这台可录可播的设备记录了运河号子的声音。

   如今常富尧正学着把录音带里的声音倒进电脑里,用新技术继续做好运河号子的保存工作。

   当年,一顶草帽,一支钢笔,一个暖水壶,一台老式的录音机,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成了他寻访运河边“历史好声音”的全部家当。

  ▲常富尧边听录音边记录,记下那些曲调的笔记本已经泛黄发脆。

  文并摄/本报记者 潘之望

  “摇啦啦嘿,晃起来嘿,呦啦嘿~吆嘿~呦哇嘿……”在通州大运河边,满头白发的常富尧回忆挖掘通州运河号子的故事,说到动情处忍不住唱起了“摇橹号”。远眺波光粼粼的水面,他眼前似乎又重现了当年的场景:1万多艘漕船首尾衔接十几里,运河号子响连天,此起彼伏、气势磅礴。靠岸而居的人曾用“十万八千嚎天鬼”形容当时的盛况。

  今年76岁的常富尧是土生土长的通州人,退休前一直在通州文化馆工作。32年前,他按照上级要求,在通州地界挖掘整理民间歌谣。时间紧、任务重,常富尧在搜集了100多首民歌后,又瞄准了最能反映通州特色的运河号子。

  常富尧说,运河两岸人家很多都是靠船谋生,几家合买一条船,专跑北京到天津这一段。从天津回北京,逆流而上,船工们要一路拉纤,船工号子的领号人不仅嗓门要大,还要有行船经验,起到鼓劲提神的作用。通州运河船工号子,因运河水流宽阔平稳,“水稳号不急”而别具特色。

  “运河断航,船工转行,会唱的人很多都不在世了,但再难我也得把历史的声音留存下来。”抱着这样的信念,常富尧几乎跑遍了通州运河两岸所有村落。一顶草帽,一支钢笔,一个暖水壶,一台老式的录音机,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成了他寻访“历史好声音”的全部家当。赶上下雨,他把录音机用塑料袋包好藏在身上,却任由自己被大雨淋湿。

  “王春荣、屈德全、杜世连、张世杰,张国厚,韩亮……录了十多个老船工,还是怕有遗漏。”常富尧又经人指点,在盐滩村找到了“全能”赵庆福,“十几类号子,各种词儿,他都会唱。”

  开船的时候有起锚号,船行到水深处要有摇橹号,卸货或者装货的时候有出舱号和装舱号,船只搁浅时要有闯滩号,纤夫拉纤时要有拉纤号……经过搜集整理,常富尧采集到10种22首运河号子。

  2006年,在通州区文化馆的推荐下,通州运河船工号子入选首批北京市级“非遗”传承目录,时年75岁的赵庆福成为唯一的法定传承人,而常富尧也被称为“留住运河号子的人”。

  2018年11月26日, 87岁的赵庆福因呼吸衰竭离世,北运河最后的纤夫和喊号人也不在了,但通州运河号子并没有成为绝唱。

  “常老师是‘抢救’通州运河号子的功臣。”赵庆福的长子赵义强逢人就会这样介绍常富尧。赵义强受父亲影响,不仅掌握了运河号子的精髓,还继承了老一辈船工守望相助的精神。现在,他经常会拜访常富尧,还会去学校给孩子们上课,讲述运河历史,教授运河号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常富尧记性大不如从前,但说起运河号子相关的故事,仍然如数家珍。在通州文化馆传达室小小的空间里,堆满了他搜集整理的运河号子资料,发黄的歌片儿、登台表演的照片、媒体报道的旧报纸、一盘盘录音带……点点滴滴都见证着常富尧为“抢救”运河号子所作的努力。

  如今,常福尧正学着把录音带里的声音倒进电脑里,用新技术继续做好运河号子的保存工作。他说:“我想用这些声音告诉大家曾经有过这样一种民间歌曲,只要声音在,历史的记忆就永远不会被磨灭。”

扫一扫
央视影音客户端
央视影音客户端
扫一扫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
央视财经客户端
央视财经客户端
扫一扫
熊猫频道客户端
熊猫频道客户端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