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陈家怡:小提琴是我最好的伙伴我的家人

人物频道来源:南方日报 2018年11月09日 14:59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陈家怡已经有了很强的驾驭舞台的功力。 孙俊杰 摄

  生活中的陈家怡是一个“假小子”,剪着短发,穿着牛仔裤,舞台上,她也有着不一样的台风。 受访者供图

陈家怡与小提琴大师马克西姆·文格洛夫。 受访者供图

  11月6日晚,在东莞玉兰大剧院的舞台上,陈家怡全身心投入地为家乡的观众拉起《流浪者之歌》,年轻的脸庞上只见从容稳健,音乐如水般自如流淌。经过学习和提升,这次登台表演,她的底气更足,是回馈家乡人民对她厚爱的最好时机。

  今年,陈家怡入选“艺起来——东莞文艺名家推广计划”,成为其中最年轻的推广对象。作为一个从莞城走出去的音乐新星,陈家怡在艺术道路上勤于探索,未尝止步,希望将美好的音乐与大家分享。这背后的进取和努力,无不展现着东莞青年的美好品质。

  东莞女孩的卓越风采

  这次在玉兰大剧院演出的“艺起来——繁花知时节 绽放新时代”2018年东莞文艺名家推广计划成果展演,集中展现了19位东莞文艺名家推广对象的风采。演出融合音乐、诗歌、舞蹈、小品、相声、粤曲等表演形式,为观众带来一场丰富多元的文化盛宴。

  今年7月,东莞市文广新局组织召开了2018年东莞文艺名家推广对象人选评审会,本着优中选优、宁缺毋滥的原则,最终小提琴新星陈家怡、男中音歌唱家康健、词作家王琦、作家陈玺成功入选。

  当得知自己入选时,还不到22岁的陈家怡深感意外,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感恩。东莞是陈家怡梦想起航的地方,她根系东莞,从这里出发,一步步迈向自己的艺术之路。

  时光倒回到1996年,陈家怡出生于莞城一个幸福的家庭。她的父亲陈国华是小提琴爱好者,在父亲的影响下,陈家怡从5岁就开始接触小提琴。父亲可以说是她的启蒙老师,也是她的音乐助教、专职司机、曲谱管理员,还是女儿乐器的日常保管者。

  母亲汪泓则称自己为家怡的“头号粉丝”:“家怡学琴以来,我们作为父母,既是她的聆听者,也是见证者。我们要尽可能地去支持、配合、鼓励她。”

  陈家怡的家庭音乐氛围浓厚,学习资源也很丰富。但学琴之路的枯燥和辛苦仍然让小家怡没少哭鼻子。为了帮助孩子坚持学琴,父母时刻与陈家怡保持密切的沟通,不断给予她欣赏和鼓励。在汪泓看来:“家长欣赏自己的孩子,能够及时地给她鼓励,这比送什么礼物都重要。”

  同时,父母也尽力给女儿更好的陪伴。7岁开始,陈家怡师从星海音乐学院的李自立教授,汪泓经常陪着孩子一起学习。女儿在上课,汪泓就在一旁做笔记、录像,回来后再回放视频给家怡看,配合着她一起交流、学习。“我们要和女儿一起成长。女儿是父母的骄傲,父母也应该成为他们的骄傲,这是互相促进的。”

  有趣的是,一开始,陈家怡对拉小提琴并不算热爱,相反,她有着一个“篮球梦”。陈家怡曾就读于莞城中心小学和东莞中学,在舞台上精致典雅的她,却有些“假小子”的气质:一直是短发、牛仔裤,不到上台这种“万不得已”的时候不穿裙子。小学到高中,她曾是学校里女子篮球队的主力队员,最喜欢NBA球星科比,对NBA、CBA如数家珍。而随着小提琴学习的深入,以及在表演、比赛中所获得成就感的累积,从高一开始,她对音乐的态度开始发生了转变,逐渐热爱拉琴,并在高二的时候,放下了自己的“篮球梦”,选择了艺术道路。

  2003年起,陈家怡连获六届广东省少儿小提琴演奏比赛金奖,成了广东省该赛事唯一的“六连冠”。2015年11月,她以总决赛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荣获第十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小提琴比赛金奖,同时还荣获大赛唯一的中国作品演奏奖,一举成名。

  如今,陈家怡因为自己的好品格以及音乐成就成为家乡的骄傲。2015年,当东莞人在上海的地铁上看到陈家怡当选“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的海报时,开心地拍下照片发给汪泓,说:“这是我们东莞走出去的孩子!”与他们分享这份荣耀。

  为此,汪泓感慨道:“家怡是由东莞培养出来的艺术人才。她在东莞的这些年,接受了很好的文化教育,为她的自学能力、时间观念、纪律性打好了基础,对她后来的能力提升有非常大的帮助。”陈家怡也表示:“我会不断努力,不断进步,不断向父老乡亲报告好消息。”

  踏实勤勉的求学之路

  陈家怡到了上海之后,师从上海音乐学院的俞丽拿教授。因为小时候未曾进入艺术院校接受专业、系统的音乐教育,她在基本功上比较薄弱。在俞丽拿的严厉教导下,陈家怡逐渐攻克了这个弱点。

  陈家怡的学习道路上少不了良师的教导和提携,对此她常心怀感恩。陈家怡介绍,李自立和俞丽拿两位恩师都会根据她所处的不同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且能激发、发挥她的优点与长处,鼓励她要有个性,而不是死板地效仿。“他们不止教会我琴艺,在做人,以及对艺术的追求上,也都是我的榜样。在生活上我们相处得也很融洽。”

  去年3月,陈家怡的求学之路迎来又一个转折点。

  上海是中国交响乐的发源地,上海交响乐团是亚洲最早建立的、久负盛誉的专业音乐团体之一。乐团音乐总监余隆向尚在上海音乐学院读大三的陈家怡伸出橄榄枝,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但对陈家怡来说,却需要考虑再三,因为这意味着要暂时放弃自己在2016年决定出国深造的计划。

  最终,陈家怡决定接受这个机会:“后来想一想,先工作感受一下也不是什么坏事,学习最终也是要就业,要学以致用的。当然,最关键的是能被余隆总监器重并加盟国内顶尖乐团,确实也不是一般的运气。”

  对学习的渴求给陈家怡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压力。从那时开始,陈家怡在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的学习课程以及上海交响乐团的演出安排之间辗转奔波,一面专注学习,一边在演出排练中打磨自己。

  陈家怡排练的时间和上课的时间经常出现冲突,落下的课程需要她尽量找时间补上。为此,她每天清晨六点多钟就出门,赶最早的一班车到教学区,晚上十点半的时候再赶末班车回来,经常是十一二点才回到宿舍。这样一来,她每天仅能休息五六个小时,周末也无法休息。尽管觉得累,但她认为:“现在正年轻,能扛得住。”

  陈家怡也很注重音乐素养的学习和音乐知识的累积。在上海交响乐团里,但凡有演出、讲座、大师班,她都抓紧机会,尽可能地参加。往往乐团一个月季的演出安排刚出来,她马上就跑去抢票。每一个学期结束回家的时候,她都能抱回一大打演出门票。各种类型的演出、讲座一点点开拓着她的知识面,成为她的音乐补给站。母亲汪泓对此同样表达了她的支持:“她很注重学习,也很善于学习。我觉得这一点挺好的。”

  锐意进取的音乐人生

  9月1日晚,为期三周的第二届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落下帷幕。经过三轮比赛的重重考验,世界各地高水平选手的激烈角逐,陈家怡名列第四,获得中国籍选手最好成绩。

  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是首个跻身国际性大赛的中国音乐赛事,因其规格高、难度高、曲目量超大被誉为史上“最难小提琴比赛”。也因此,陈家怡坦言比2017年在莫斯科拿到杨波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的第三名更满意。

  陈家怡的导师俞丽拿是这次比赛的评委之一,比赛结束后,俞丽拿表示,看到陈家怡表现得很稳很扎实,一轮比一轮好,简直要哭出来了。

  整个比赛前后耗费一个月的时间,对每个参赛选手来说都是巨大的考验。为了准备这次比赛,陈家怡从一年前就开始准备,在接近比赛的暑期两个月里愈加用功,“我上课精神更集中,练琴也更刻苦,花更多时间去抠细节。”从今年过年到现在,陈家怡瘦了足足有30斤。

  漫长的比赛过程就像一场马拉松,陈家怡在整个过程中,反而更能清楚体会到自己每一天,以及在台上每一秒心态的变化,从而针对这些变化去强化自己的控制力,随机应变地调整。“这个感受很深刻,也很有意思。”陈家怡坦言:“比赛前确实没想过能进入决赛,但随着比赛一场场推进,感觉自己发挥得还可以,对名次就有了点憧憬。”

  对陈家怡来说,参加比赛会让自己有一个更明确的奋斗目标,并不断从挑战中得到进步。在台下,她常常有不安,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但她又仿佛天生属于舞台,一旦上台,她就会把所有的情绪抛开,全身心投入演绎音乐,以强大的自信和自控力完美驾驭舞台。“家怡在台上台下判若两人。”汪泓谈到:“她演奏的曲目有自己的提炼和风格,比平时做得更好。”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的评委会主席表示,陈家怡的曲目拉得非常有个性。

  现在,两个月过去,比赛告一段落,陈家怡在音乐道路上继续前行。

  在上海交响乐团里,陈家怡得到了余隆总监的悉心栽培,如欧洲巡演、北京太庙“德意志留声机公司120周年庆典”等意义非凡的重大演出机会均得以参加,进一步开阔了她的视野。此外,她很热衷室内乐演奏,她所在的“松”弦乐四重奏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交流演出之后,近日又赴丹麦皇家音乐学院举行了专场音乐会。

  “演出的分量和难度都更高。”陈家怡介绍:“弦乐四重奏赏心悦目,但它需要非常精密与完美的配合,要完美呈现更不容易。弦乐四重奏之间更具有亲密感,合作得好就会是很享受的事情。”

  为了呈现高质量的演出,陈家怡长期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对身体会造成一定的伤害。汪泓不无心疼地说:“她有肩颈的病痛,每次回东莞都会抓紧时间找按摩师做理疗。就算只回来两三天,都会抽一天时间去调理一下。”

  为了增强身体素质,陈家怡很有规划地安排、调节着自己的时间,也尽量通过健身运动来保持自己的体能。10月底,她准备赴北京中央音乐学院演出,在高铁出发前的两个小时,她背着琴,拉着行李箱,拿着乐谱到健身中心,抓紧这一点空闲时间健身。她称之为“硬核早练”。教练夸赞她有健身意识。父亲陈国华则更为欣慰:“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离沪前都要抓紧时间去锻炼。这个娃可以!”

  11月27日,陈家怡又将重回东莞玉兰大剧院的舞台,将更好的音乐献给家乡。尽管现在的生活节奏十分紧张,但对陈家怡来说,只要为了音乐,都可以尽力克服,未来可期。“小提琴已成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是我最好的伙伴,是我的家人。”(文 肖俏)

扫一扫
央视影音客户端
央视影音客户端
扫一扫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
央视财经客户端
央视财经客户端
扫一扫
熊猫频道客户端
熊猫频道客户端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