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闫东:大桥将帮助粤港澳三地连成一体

人物频道来源:央视网 2018年10月24日 21:46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总导演闫东,受访者供图

  时入季秋,伶仃洋水波沉沉,水鸟恣意地飞着,似乎都在等待着什么。

  2018年10月24日,历经6年调研、8年施工的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这座被英国《卫报》称为“现代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的桥梁,将从物理层面彻底激活中国南部的湾区经济。届时,伶仃洋上的水鸟也将不再“零丁”。

  大桥的孕育诞生耗时长久,其业也伟大,其艰也弥深。许多一线建设者的生活日常、无数汗水泪水背后的故事,并不为外人所知。所幸,一个团队用镜头记录下了这十数年间的精彩片段。这部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广东广播电视台、珠海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纪录电影力作《港珠澳大桥》,也将在香港迎来首映。

1993年闫东(左)在新疆红旗拉甫中巴边境拍摄《中国民居》,受访者供图

  纪录电影总导演闫东是中央电视台重大题材纪录片的扛鼎人物。他拍摄的《孔子》《不朽的马克思》《长征》《东方主战场》《1937南京记忆》等均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深沉的历史思考、强烈的人文关怀、唯美的镜头语言,让他的纪录片裹挟着一股与众不同的史诗气质。

  在位于北京海淀区五棵松的中央电视台影视之家工作室里,书籍高如垒,光盘堆似山,闫东敏捷地穿梭其间检索资料。即使面对专访,身心全在纪录片里的他也无暇修饰边幅,衬衫领口随性地翻转着,本是麻面的拖鞋帮被磨得发亮,但一谈起纪录片,闫东便眸子放光,音高八度,镜头内外的故事总也说不完。

  闫东是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1983级电视系学生。他求学和从业的时段,几乎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平行。因此,他的镜头也成为过去数十年时代变迁的重要见证。“改革开放40年,个人从业31年,在这个时点,我和港珠澳大桥相遇了,大桥也成为我迄今为止最想讲好的故事之一。”

  刚硬柔情

  2015年12月,在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上,闫东意外收到了自己的老同学、时任珠海广播电视台台长郭琳的邀请。对方要和他讨论一个“很棒的选题”——港珠澳大桥。随后,在珠海的一座小岛上,闫东“闭关”看完了当地电视台多年来拍摄的大桥视频资料。尽管彼时只能看到大桥在建的局部,但闫东仍被深深触动。“宏大、雄伟,在海上看尤其震撼,但更加震撼的则是工程师们讲述的建桥故事……”自此,闫东与港珠澳大桥正式结缘。

闫东镜头下的港珠澳大桥,受访者供图

  港珠澳大桥钢铁用量42万吨,足以建造60座埃菲尔铁塔,是名副其实的“钢铁硬汉”。但在纪录电影中,闫东要挖掘的却是“铁汉柔情”。钟建荣是大桥岛隧工程的一名普通员工,他将自己的婚礼选在大桥上举行。“自己职业的第一个项目就是这么大的项目,我们来到这里,留下最美好的回忆,是一个很棒的感觉。”镜头前,钟建荣笑得那样憨那样甜,他拥着身着洁白婚纱的爱人说,“香港、澳门跟祖国分开过一段时间,有这座桥做联系的话,相信我们肯定会越来越好。”

  此时,镜头转向大桥最高主塔上一个优美的中国结。“钟建荣所说的同心相连,既指他们小夫妻的美丽爱情,也指港澳与祖国的心心相印,当然还是主塔上中国结的寓意所在。”闫东说,“大桥员工跟我讲,他们每个人都有两个情人,一个是自己的爱人,一个就是这个项目。这样的话让我感动不已,所以我一定要拍出他们和大桥共同的美。”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总工程师林鸣,受访者供图

  港珠澳大桥由“岛桥隧”三部分组成。在纪录电影里,闫东选择了林鸣(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总工程师)团队铺设海底隧道的故事,并着重讲述了最后一节沉管E30的沉放过程。不过,纪录电影还首次用镜头语言披露了E15沉管在沉放过程中所经历的意外与反复。“外人都认识大桥是一项世界奇迹,都看到了大桥的雄伟壮美,但我想告诉人们,这背后也有起伏波折,任何成功与非凡的取得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2015年前后,在安装E15节沉管时,基槽突发泥沙回淤,林鸣团队遭遇了两次严峻的失利。纪录片捕捉到了当时建设者们的真实情状:第一次失利时,镜头缓缓掠过林鸣用手掌托着面颊的场景,满脸的褶皱,未经打理的花白头发,特别是眼神里的失落让观者深深揪心。第二次失利时,镜头又扫过多位中年男性工程师不停抽取纸巾掩面拭泪的场景。最为撼人的是,当E15终于安装成功时,控制室里竟然没有掌声,没有欢呼,所有人都静默无言。紧接着,镜头转向了一排建设工人坐在钢架前啃面包咬香肠的场景,随即又转向控制室、楼梯角、地板上,各种姿势和衣而眠的建设者终于进入梦乡……“每次样片播放到这里,总有人潸然泪下。”闫东说。

  历史人心

港珠澳大桥,受访者供图

  《港珠澳大桥》记录的是当代建筑工程,但其间却糅合了数段珍贵的历史影像。在讲述大桥由“岛桥隧”三部分组成的“奇伟想象”时,镜头回溯至1954年,3000多民工用最简陋的工具,移山填海修筑十里长堤,连通了大陆与厦门岛。在记录影像的强烈对比下,今日修建港珠澳大桥时的科技色彩和大国实力,给观众带来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不言而喻。

  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南京长江大桥通车、毛泽东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邓小平的“喜看今日路胜读百年书”、一座座中国古桥的内涵之美,纽约大湾区的千桥之便……“闫导的纪录片,经常会在不经意的地方‘扯出去’,把观众带向历史,引向思考,乍看去眼前一亮,看过后又发人深思。”《港珠澳大桥》执行导演李凯说。

  事实上,“回到历史叩问人心”是闫东纪录片的一贯特色。从《1937南京记忆》到《东方主战场》,从《国脉》到《孔子》,从业三十余年来,闫东的镜头从未离开过历史与人文。“港珠澳大桥是一座钢铁建筑,但我不能就桥说桥,那就太薄了。”闫东说,《港珠澳大桥》里出现了国人修建钱塘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等八个文献片段,它们构成了一股来自历史的力量,这种力量与安放大桥隧道沉管的力量碰撞在一起,就像一曲澎湃激越的交响,能够真正抵达观众的心底。

  今年9月12日晚,“狂想莫扎特”曼彻斯特交响乐团音乐会来到北京国家大剧院。与此同时,一个中年男子也早早来到自己的座位上。“唔呜依……”伴随乐音高低起伏,中年男子很快沉浸其中,闭目、摆头、握拳……“我的一大爱好就是听交响乐,每次听完一曲老柴或贝多芬,起码能顶住我一两周的状态,就跟打了鸡血一样。”闫东爽朗地大笑起来,“我做片子时的状态啊,其实跟那个指挥一样!”

  记忆血统

闫东与《港珠澳大桥》拍摄团队在大桥建设地调研,受访者供图

  闫东是满族,镶黄旗,祖辈是清东陵的守灵人。整个家族对传承的重视,给闫东的血液注入了浓浓的历史情怀。“我所有的作品都有自己的解读,因为我对历史、人文有独特的敏感。”闫东说,那种敏感不是烈酒一般的表面浓香,而是潜流一般的内在涌动。“这种对历史的兴趣、对人文的追求,是我最核心的基因,也是从祖辈那里传承下来的最重要的东西。从业31年,窗外风景殊异,但我从未将这一点抛弃。”

  如果说祖辈给了闫东历史情怀,那么父母则让他见识了什么是全情投入和科学严谨。闫东的父母都是中国航天事业第一代开拓者。闫东说,父亲常讲起航天方面的事情,但自己年幼听不太懂,只记得父亲始终强调,小数点后的多少位多少位,依然意义重大,绝不能忽视。“如今再琢磨父亲的话,才明白他说的就是一种严谨的科学精神。这既是父母身上的航天精神,也是我后来拍摄纪录片的圭臬。”

  交锋执着

2015年4月闫东(左三)在拍摄《孔子》国际版时与英国团队导演进行沟通,受访者供图

  闫东作品是中国纪录片在国际上的一张名片。《1937南京记忆》被日本最大网站Niconico购买;《东方主战场》国际版《改变世界的战争》在澳大利亚FOXTEL历史频道播出并获得极高收视;3D版《国脉》电影获得美国科学与艺术“卢米埃”大奖;《孔子》国际版在英国伦敦全球上线,法德等国多次重播……可以说,在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过程中,闫东的镜头语言既有中国味儿,也有国际范儿。

  在拍摄《港珠澳大桥》电视纪录片的过程中,美国DISCOVERY频道知名导演Kenny也成为闫东团队的一员,这为纪录片平添了更多元的拍摄理念以及更丰富的国际视角。不过,合作过程中,由于在选材、手法、兴趣点等方面的偏好差异,双方多有争执。

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精彩镜头:仅仅出现6秒的镜头,闫东团队拍摄了3天, 受访者供图

  《港珠澳大桥》执行导演李凯讲述了纪录片拍摄过程中的一段插曲。“闫导特别钟爱大桥的各种美。他愿意花很多时间去捕捉这些美。这不仅关乎光线、角度,有时更需要等待。”李凯说,有一次闫导提出想拍摄群星移动背景下的大桥之美,但Kenny团队却明确反对,原因大略是“耗时太久,我们做不到”。“咱们自己拍!”李凯回忆,闫东当即决定,把军令签给中方团队。

  第一天夜幕降临,李凯带着中方团队赶到指定地点,本来是个清爽之夜,不想没多久,天气就阴沉下来,第一次拍摄铩羽而归。次夜,天气预报说有雨,但心里憋着劲的李凯团队照样来到拍摄地点,可喜天遂人意,下了一小会儿,雨就停了。李凯几人迅速架设机器,不想刚把机位摆好,角度调好,大雨又至。“继续等!”李凯几人发誓要跟这场雨耗到底。结果老天跟他们开定了玩笑,天至破晓,大雨未歇。李凯几人抱着设备挤在车里,冰冷雨夜,一宿未眠。

  第三个晚上,夜空先阴后晴,李凯团队的摄影师们一个个瞪大眼睛在镜头背后,1小时,2小时,3小时……夜空澄澈,星汉灿烂,为了求得最理想最饱满的影像效果,他们最后足足拍了4个小时。返程时,辎重并无增加,但李凯他们个个心满意足,好像满载而归的赶集者。

  “It’stoomuchwonderful!”在看过闫东和李凯设计实现的星空影像后,Kenny也竖起大指,不住赞叹。这段耗费三天、连续拍摄4个小时的长镜头在纪录片第66分钟时惊艳出场,总共持续了6秒钟。

  银线圆圈



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精彩镜头: 2017年12月31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亮灯,受访者供图

  从2015年底第一次赴港珠澳大桥进行调研算起,闫东已经与大桥“耳鬓厮磨”了1000多个日夜,各种角度、各种环境、各方建设者、各类资料图,闫东对大桥的“参透”可以说超乎寻常。在他看来,这项伟大工程必将给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发展提供难以估量的助力。

  “没有大桥之前,从陆路到海上,粤港澳三地完全无法实现一日互通。如今大桥建成,首先节省了通勤人员的时间。”闫东说,对于那些在香港或澳门上班的珠海人,抑或相反,将可以十分便利地当天往返。这种工作、生活上的便利就是他们实实在在的民生。

  去年7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香港特首林正月娥的陪同下,来到港珠澳大桥香港段建设工地考察时指出,“建设港珠澳大桥是中央支持香港、澳门和珠三角区域更好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一国两制’下粤港澳密切合作的重大成果。”此前,在同前来出席庆祝活动的澳门特首崔世安会面时,习近平关心地问:“是坐船过来的吗?”崔世安回答:“是的,坐船要一个多小时。”习近平说,“等港珠澳大桥修好了,可以缩短到半个小时了。”

  “港珠澳大桥将真正帮助粤港澳三地连成一体。”闫东说,它不仅能联系物理意义上的人群,更将连结经济层面的金融和商贸活动,促成三地经济实现深度一体化。“大桥是一座孤立的钢铁建筑,但它的影响却是全方位的。大桥是一个可视的介质,但它带来的改变将是无形和无限的。”

  坚守传承



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精彩镜头:大桥通车,白海豚不搬家,受访者供图

  看闫东的纪录片,会有欣赏历史大戏的感觉。无论《1937南京记忆》中的南京市档案馆研究馆员夏蓓轻翻市民呈文,念述上面记载的大屠杀丛葬地及死难同胞人数的镜头,还是《东方主战场》里中国武装战士遍布长城之巅,昂首打响“长城抗战”的场景,都让人震撼不已。但与其他历史类纪录片不同的是,闫东的镜头在宏阔与深沉之外,总带着游丝般的美感,就像《孔子》中摇曳青灯下老圣人缓缓提笔,毫尖在竹简上流畅游走的特写,又如《国脉》中用黑白剪纸画呈现中国文保人员于1949年后找寻珍贵文物的故事……那种美不是粗犷豪放的壮美,而是细腻入微的柔美。

  在《港珠澳大桥》里,这种美依然十分闪亮:夕阳下美轮美奂的卢沟桥、水气间若真若幻的述先桥、铃声里飞檐俏丽的五亭桥、船连锁动静相宜的广济桥……每座古桥都是一幅绝美的画面,石隙间水苔点染的沧桑,柱头上微曦留下的晨露,闫东的镜头将斧凿匠心背后的中国美学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一次,闫东还“带来”了一只美丽的中华白海豚。2017年7月20日,港珠澳大桥施工海域,大桥建设者和保护区人员共同将首次被成功救助的一只海豚放归大海。闫东用镜头记录了大桥建设们放归海豚的全过程,慢慢的,镜头定格在蔚蓝海面上群豚戏水的画面上。这时旁白响起:“这种珍稀保护动物,是香港回归祖国的吉祥物……大桥开工前,工程师们就立下誓言……大桥通车,白海豚不搬家……”。当样片播放到这里时,闫东笑起来,“不知道你注意没有?全片70分钟,这个场景正好出现在35分钟前后。这是无心插柳,也是天意巧合呵!”

  今年10月3日,《港珠澳大桥》后期工作基本完成,总算可以稍松口气的闫东提起笔,认真地写了一封信:“老师,您好!借这次给您送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U盘的机会,特把我从2011年以来创作的主要作品一并呈上,请您指导……我认为,中国纪录片,不论是重大历史题材还是当下现实题材,都可以通过国际视角的挖掘和确立,让西方观众接受并喜欢中国故事的呈现与表达。”

  收信人名叫司徒兆敦。这位1938年出生于香港的老人是中国影视领域的传奇泰斗。他曾任北京电影学院78级班主任,后来赫赫有名的中国“第五代导演”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李少红等皆出自其门下。

  收到闫东来信后,司徒兆敦在微信中说“闫东导演,作品收到了,谢谢您。这些作品相信也是我们教学的优秀参考作品。我们太需要他们了……您的作品我一贯重视,我希望多拍摄一些实实在在表现我们生活变化的作品……”闫东回复:“同意您的观点,《港珠澳大桥》的创作就是您说的扎实求真的表现人的故事……”

  如果说在镜头里,港珠澳大桥传承了中国古桥的人文之美。那么在镜头外,以闫东为代表的中坚一代纪录片人亦正传承并拓展着中国镜头的美学境界……

  本文由香港《大公报》网站2018年10月24日首发 作者:张宝峰 凯雷

扫一扫
央视影音客户端
央视影音客户端
扫一扫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
央视财经客户端
央视财经客户端
扫一扫
熊猫频道客户端
熊猫频道客户端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