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图片生活军事人物科技文娱经济评论

“匠心”八十载 观众的“贴心人儿”常宝华走了

人物频道来源:央视网 2018年09月09日 11:47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央视网消息:“我想多活几年,就为大家。”

  这是相声大师常宝华去年助阵孙子常远的比赛、被问到爷爷有什么梦想时说的一句话。没想到这竟成了爷孙俩的最后一次合作。

  2018年9月7日上午10点48分,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常宝华先生病逝,享年88岁。他的孙子常远在讣告中称,爷爷走时安详,未留遗憾。

  最放心不下的是观众

  在相声界,常家与侯家一样,世世代代都是说相声的。在这个家族最兴旺时,曾有11名相声演员活跃在相声舞台上,而到常宝华这儿,就不光是说相声了,他还要写相声。

  常宝华的父亲常连安最初只是一个流浪艺人,以变戏法、说相声为生;大哥常宝堃自幼就随父亲打把式卖艺,很快显示出了他在相声表演方面的才能和天赋,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和欢迎。幼年的常宝华就一直在大哥家生活,每天在耳濡目染中练功、喊嗓子。

  常宝华八岁时,到北京西单商场启明茶社相声大会学徒,九岁开始登台表演,1951年拜相声大师马三立为师。

  相声虽短小,却非常非常难写,就算写了,成功率也很低。当年老舍先生费尽心思写完一个相声后说:“相声太难写,我再不敢随便写了。”而常宝华却逼着自己去练,去写。周末休闲,别人去玩了,他就利用难得的清静,坐在桌前,执笔沉思,不时翻翻字典,一字字写下生活中的幽默片断。草稿写完了,他觉得不好,就撕掉再写……终于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写出了反响极大的《水兵破迷信》《昨天》等优秀作品。

  1976年,常宝华和侄子常贵田创作演出相声《帽子工厂》,成为当时相声直接介入重大社会生活的代表作品之一。2006年8月,常宝华被授予中国曲艺界的最高荣誉“牡丹奖——终身成就奖”。

  常宝华曾说:“小时候家里穷,连我的尿褯子都是观众们给的,就为这,我也得把相声说好,让大伙儿满意。”。在孙子常远眼中,爷爷一生都在研究怎么让观众笑,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相声,奉献给了观众。

  “创作不到点儿,表演不起眼儿,混了大半辈儿,弄个半熟脸儿”,晚年的常宝华如此形容自己的舞台生涯,引得全场观众大笑。他说:“我们相声界有句老话,叫‘像不像,三分样’,就是说演员在舞台上模仿的要耐看,我的哥哥小蘑菇(常宝堃)也告诉我‘相声演员在舞台上一站,不仅要说好,还得讲究神态动作,做到无处不美’。”

  毫无保留拥抱新社会

  常宝华一辈子追求相声的传承与创新。“他虽然年长,但一辈子如年轻人般的朝气蓬勃;他是老艺术家,但是一辈子以文艺战士的身份战斗在相声的舞台上。”常老去世的消息传出,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惋惜称。

  常远曾在社交网站上贴出他们爷孙俩的合照。图片中常先生神态饱满,比着年轻人的手势——比心,还配文说:爷爷问常远这个手势是啥意思,回答他说比心,常先生说那我也要跟随潮流。

  新中国成立后,常宝华加入了天津市曲艺工作团。后来,兄长常宝堃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牺牲极大地影响了他,他主动要求到朝鲜战场去。1953年回国后,他放弃了曲艺团的优厚待遇,参军进入海政文工团,直至退休。在文工团期间,常宝华创作了诸多优秀的作品,其中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1959年与赵忠、钟艺兵共同创作的《昨天》。

  从旧社会进入新社会,中国需要既能满足观众的需要,同时又兼顾相声美学的新相声,而常宝华恰逢其时。

  此后,常宝华不断创作相声、小品、快板等文艺形式一百七十多篇。此外,他多次举办相声培训班,在北京大学、北方曲艺学校授课;培训军队内外大批专业和业余的演员与作者。

  薪火相传 咫尺匠心 

  常宝华是相声表演艺术家,但也是党员、是军人。常宝华时常提醒自己,有了这两个身份,就应该比普通的相声演员有更多的担当。在创作上,他会自觉抵制“三俗”,努力维护相声艺术的本真。

  作为海政文工团的演员,常宝华最难以割舍的就是战士们,尤其是那些驻守岛屿的战士们。退休后,有一次参加“心连心”艺术团,临走时在队列中看到十几位战士,常宝华难掩激动的心情,抱着小战士老泪纵横。他曾说:观众是沃土,战士是雨露,离开这些,谁也成不了“蔓儿”。

  常宝华是常式相声的第二代传人,与侯宝林等大师是平辈,皆为宝字辈。常远是老先生的孙子,也是开心麻花的演员,6岁时,他就和爷爷一起搭档,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上表演了相声《对话趣谈-爷孙对话》,但其实,常远最怕的人就是爷爷。

  常远回忆说,小时候有一次我正在吃虾仁,爷爷问我,虾仁好吃么?我说好吃,爷爷说那你就要长能耐,有能耐了,虾仁就往你嘴里蹦。“长能耐”三个字,从此深深印在他的心中。

  “我进开心麻花之前,爷爷都没夸过我,说的都挺狠的,就是别干这一行了,不是这块料,没法干。”上了曲艺学校后,因被爷爷几次当众批评,祖孙俩还一度疏远。几十年过去,常远也对爷爷多了几分理解。后来,常远开始演喜剧,还登上春晚。严苛的常宝华才对孙子有了些许肯定,还去看他的演出。

  常宝华对于下一代的教育如同父亲一样严格。不当着孩子面儿夸奖是老一辈人的教育理念,骂就是爱。就连老先生自己,晚年也承认对孙子常远的严厉有些过了。

  广大观众的贴心人,继承创新的排头兵,这样的评价一点也不为过。老先生走了,感谢他留下有益于人们心灵健康的财富。

  他留下的一篇篇作品将永远地留在亿万观众的心里;他播撒的欢笑,将永远地愉悦中国人民的生活。

  (文/汪佳莹)







860010-1102010100
1 1 1